电影看过无数遍,后来看过一次现场版,整体感觉现场版效果不如电影,主要原因是当时现场的新主演功底真不如贺燕云,有好些关键动作都改简化了还跳得露怯,真是积淀不足;另外就是现场版还换服装风格了,衣服颜色那个俗艳,亮瞎人眼。
回到电影版,第一次看,最爱的舞蹈段落是反弹琵琶,后来再看,最爱的段落是英娘卖艺,那个节奏、表情、身段、配乐,真是太绝了!
第二爱的是霓裳羽衣,每次到高潮音乐响起,那位配角姑娘自转+公转的时候,禁不住眼泪就一阵阵地往外涌,真是心情无比激动。
除去当年技术水平限制,画质不是太清晰,其他都无可挑剔。
这部片子歌舞水平,艺术创作都非常棒,舞蹈优美,画面赏心悦目,故事情节也很曲折动人。
里面最惊艳的就是反弹琵琶和霓裳羽衣舞了。这些以前只存在于壁画和传说中的神奇技艺得以重现,是多少创作者付出辛苦努力和汗水呈现给观众的视觉盛宴,值得珍惜。
如今,技术越来越发达,艺术却越来越倒退,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!
回来看个电影版丝路花雨洗洗眼睛,舞千年里面的丝路花雨服化道极其差劲,河南卫视节目创意和服化道是呈反比的,舞蹈多美服化道就有多拉垮。
建筑稀奇古怪,和敦煌壁画里面的一点也不像,建筑形制也明显不对啊,至少电影版的建筑红绿配色和基本外观非常复原壁画效果。
服装笨重油腻,堆砌的金色,网游风的服饰,仙气呢?灵气呢?就连挥舞的丝带也放弃了薄纱换成了厚布。
就连舞蹈也是一堆人堆在一起跳,白瞎了舞技也没有天宫的轻灵之感了。原本作为千手观音的前身人数是比较克制的,效果是比较灵动的
这么美的老片应该分分钟顶起啊,刨除画质不清晰的影响,画面质感几乎可以媲美敦煌壁画,人物舞姿妙曼身段灵活,取材又是我最喜爱的“反弹琵琶伎乐天”,画中将琴技与舞技融为一体,瞬间的“反弹琵琶”之绝妙被画师一笔千年流传于世。而本片作为舞剧,一无对白二重配乐,恰到好处的帮助观众感受舞乐传达的情绪。
或许因为刚从西安回来不久,所以看到片头的“西安电影制片厂”时,会有牵扯的感觉。已经来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,不知何时可以完整走完。路上是否会偶遇千年拉货的商人精魂
改革开放后创作的舞剧作品中,《丝路花雨》的地位及影响力目前尚无可撼动,在此不自量力地谈谈对《丝路花雨》的观感。
从情节设置上看,这部舞剧的剧情非常丰富。故事结局符合普世价值观,情节设计戏剧冲突明显,英娘与窦虎的个人矛盾、商贾与贪官的阶级矛盾,客商与劫匪的民族矛盾环环相扣,的引人入胜。舞台道具的隐含线索非常值得细品:比如父亲手中的葫芦,在父女救人时葫芦第一次出现,暗指救人行善的道义;伊努斯赎回英娘时拿起葫芦起舞,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德;最后一次是英娘在波斯商人家拿起葫芦
《丝路花雨》——一舞反弹惊百年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shilishan.com/life/id-17150.html